MySQL常用函数
C点在第一象限时,方位角=α;C点在第二象限时,方位角=360+α;C点在第三、四象限时,方位角=180+α。 在实际工程中,为了方便操作,已经有工程设计人员针对两点最近距离的计算编制了小程序,后续可以在此基础上将方位角的计算整合进去。 第3步:定位所在小区。获取4G基站工参中的方位角信息,比对第2步计算结果,确定自然村所属覆盖小区。例如某基站三扇区方位角为60°、180°、300°,一扇区的夹角范围为0°-120°,若经第2步计算的自然村相对于该基站的方位角为100°,则该自然村位于一扇区覆盖范围。 第4步:评估自然村覆盖质量。已知自然村所属小区后,提取该小区MR二维数据MR.TadvRsrp,该数据反映了UE的时间提前量与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在同时刻的统计结果,通过该数据可以得到不同TA下测量上报的RSRP电平值。4G一个TA区间对应48个Ts,约等于234m,结合自然村与最近基站的距离,可以定位自然村所在TA区间并获得相应的RSRP电平统计结果,进而评估该自然村实际信号覆盖质量,覆盖率计算方式见表1。
表1 利用二维数据MR.TadvRsrp计算小区内不同TA区间的RSRP覆盖率 Labs 导读农村地区的4G覆盖质量分析一直是运营商的痛点,本文从运营商角度出发,针对自然村网络覆盖质量和竞对覆盖情况如何分析的问题,提出了基于MR二维数据的较为精确的评估方法。 4G网络建设从2015年开始逐步扩展到乡镇农村地区,为响应国家脱贫攻坚号召,近几年通过电信普遍服务和农村网络扶贫,各运营商不断加大农村地区的4G投入。从目前掌握的数据看,中国移动在全国行政村4G覆盖率已达到98%以上,自然村覆盖率也在逐年提高。这里所说的覆盖率是行政村或自然村覆盖个数的比例,并不能完全体现网络覆盖能力。为严格执行共建共享目标,近两年建设的农村4G基站基本上是在2G基站站址上进行升级建设的,继承了2G网络的工参,虽然频段一致,但其对行政村或自然村的真实覆盖能力还需要进一步评估。 1、评估内容和方法运营商对于农村地区的网络覆盖评估主要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以自然村为单位评估自身覆盖是否达标,二是评估与竞争对手的覆盖能力差异。有别于城市区域可以采用路测方式评估网络覆盖质量,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农村和贫困村,采用逐一自然村现场测试的方式会带来极大的人力和物力消耗。目前,采用MR统计数据进行覆盖分析的应用较为普遍,但MR数据主要还是用于连续覆盖区域查找自身网络覆盖黑点,不常用于零散覆盖的农村地区。同时,在做弱于竞对分析时常因准确度不高而不能作为唯一评判依据。本文所论述的评估方法就是从MR数据分析的痛点出发,首先定位自然村在所属覆盖小区内的位置,准确评估该位置的覆盖质量,而后通过增加辅助判别手段提升竞对分析准确度。 1.1.自然村覆盖能力评估 第1步:获取自然村经纬度信息。目前很多省已能够通过运营商市场部门或者地方政府获取到自然村经纬度信息,这是以下评估分析的基础。 第2步:计算每个自然村与最近基站的距离和方位角。通过自然村和基站经纬度信息可以计算出两点间的距离和方位角,假设基站经纬度为(Zj,Zw),自然村经纬度为(Cj,Cw),R为地球平均半径,不考虑海拔高度的情况下将基站和自然村经纬度转换为三维直角坐标(Xa,Ya,Za)和(Xb,Yb,Zb),通过计算三个坐标轴方向的差值,继而得到自然村和基站的距离。
自然村和基站的距离: (编辑:莆田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