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莆田站长网 (https://www.0594zz.com/)- 科技、建站、经验、云计算、5G、大数据,站长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创业 > 点评 > 正文

5年前,绝大多数投资人都在等着看京东的笑话

发布时间:2017-07-06 14:19:40 所属栏目:点评 来源:创业黑马学院
导读:副标题#e# VC如何更好地赚钱?从业 10 年,沸点资本创始合伙人姚亚平投资案例虽只有七八个,但个个可圈可点,如安居客( 58 同城收购)、华扬联众(A股IPO)、去哪儿(纳斯达克)、7K7K、团车网;他还参与了链家、京东、 58 同城的早期融资,并帮助道琼斯亚洲和SK电

按纪律投资,就是要给投资设定一个框架,只有符合投资框架和投资纪律的项目才能做。泰德·威廉斯是美国打棒球出全垒打最多的球员,他在书中提到,他之所以能成功击出如此多全垒打,就是将所有的击球区域划分成 77 个棒球那么大的格子,而只有当棒球落入特定的七个格子中,他才会去击球,如果球不落在这七个格子里,就不挥棒。

2、调查:合伙人亲自寻找项目,亲自做尽职调查和投后。

为什么要这样做?

首先,只有亲自做,才能掌握一些关键细节,而魔鬼往往藏在这些关键细节中,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持续在第一线才能有更多实战经验保持战斗力。

如果你有 20 年的商战经验,看到一个创业项目,会很快知道它未来会如何演变。所以,做投资如果想比别人做得好,就要自己去做这个工作。巴菲特都 87 岁高龄了,但他仍然坚持自己看报告、自己筛选要投资的公司。

其次,只有亲自做,才能迅速对行业形成独立判断。

创投圈每半年换一个新话题,每两年一个波峰波谷的周期,每五年换一个大周期,每七年公司都换了一圈,如果你不亲自找项目,亲自做行业研究,你就会慢慢对失去对行业的理解,与行业脱节。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受:与投资行业工作 15 年以上的合伙人聊天,他跟你谈的都是过时的东西。他在职业生涯早期每天亲力亲为,跑在第一线,抓住一两个商机后,慢慢变成合伙人和公司股东;后期,有一堆小朋友替他看项目、做行业分析、做投资判断,如果运气好,可能会投中一两个项目。而他只是每天打高尔夫,忽悠LP,跟各种媒体谈,甚至每年在投委会上只听别人讲 15 分钟项目就拍板。

当然,他有自己的视野高度和判断,但这并不能弥补他在前沿学习的不足。当行业经过三重之后,他已经完全没有独立判断能力了。所以,我们一直坚持合伙人亲自去找项目,并亲自做调查和投后管理,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做正确的决定。

3、时间:50%的时间用于投后增值服务和公司建设

如果你自己创业一定会亲力亲为,对客户需求把握非常精准。如果你做投资时,也能用企业家的心态、合伙创业的心态,就能为这个公司做更多贡献。举个例子,如果你们公司核心人员因为盗版被公安局抓了,你是不是会动用所有关系去救他?如果你不救他,你投资的钱、占公司的股份就化为泡影了。

如果你觉得做投资与做企业不同,是因为你没有付出更多的责任心,因此你就无法取得比别人更好的回报;如果你做投资把1/ 15 的时间投入到被投企业上,其他时间去打高尔夫球,那结果只能是你的企业被别人管了。

对一个项目的管理,不是因为它拿了你的钱就该听你的,因为当你的钱进入他账户,听你的是契约精神,不听你的是本分。你对公司的影响力不是因为投了钱,而是因为你说的对。人跟人之间需要通过一层一层的决定来建立起信任关系。

我很反感很多投资人,尤其是天使投资人,常常对创业者是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但你想一想,如果你投资成功了,那他可能是下一个马云,下一个刘强东。如果你投资不成功,你对他的教育有啥用?所以,无论从哪个角度你都不应该对创业者是居高临下的态度,而是应把自己当作小股东,并且做好小股东的本分,帮忙不添乱。

4、专注:类似于美国标杆资本(创业家&i黑马注:Benchmark Capital)的专注打法

这个世界上所有有钱人都是通过自己擅长的领域挣钱,做自己不擅长的领域只会亏钱。我认为,当你进入一个新领域时,要么研究明白再做,要么就别做了。

而且,历史上几乎所有公司都是先靠一个生意挣钱,而不是多个。多个挣钱的收益也是在依靠一个挣钱生意以后才有的。如果一个创业公司,有超过一个主营业务,我会考虑要不要投,因为其经营理念和我的投资理念不同。

当然,这是我的思考方式,你喜欢多元化的方式,可以投安全、稳健多条腿走路的。

投资领域:互联网

1、为什么投资互联网?

我们一直专注投资我们擅长的互联网领域。为什么选择互联网?因为每个一千亿美金的公司都代表着时代的主流,而当今这个时代一千亿美金最多的公司都集中在互联网、TMT领域。

其实,从过去到现在,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概念股。 1860 年后人类进入到工业社会,开始大建铁路,所以钢铁厂就是最好的“概念股”;到了 1890 年代,石油成为“概念股”; 1910 年代飞机变成“概念股”,纽交所上市的飞机概念股有 350 家。 1920 年代是化工,杜邦、陶氏; 1930 年代变成机械组装……

2003 年时,中国互联网世界中新浪、网易是第一梯队,百度、腾讯、阿里等是第二梯队,当时很多人觉得互联网格局定型了;但2008、 2009 年发现,新的BAT已形成,新浪、搜狐成为二流公司,小米也平地崛起;再过几年,又崛起一些公司,比如京东;又过了几年,头条、滴滴、美团平地崛起。

所以,你要意识到,没有任何一个行业是永恒不变的。流星公司很多,寿星公司很少,每个新兴行业都曾被追捧过,每一个行业也都有老去的一天。

2、什么是好的商业模式?

边际收入比边际成本涨得快,这就是好的商业模式。怎么判断边际收入比边际成本涨得快?你可以将所有投资项目做成财务模型,梳理清楚公司的成长逻辑和回报结构。

假如售价是A,成本是B,销量是X,利润(Y)等于什么?Y=AX-BX。那么Y=AX-BX这个商业模式是好的商业模式吗?并不是,因为收入跟成本同比增长,利润率不会随着时间增长而拉大。

其实,好的商业模式是利润Y=(AX的平方)-BX,就变成边际收入比边际成本涨得快,成本是一次线性增长,收入是二次线性增长,利润空间会随着时间越来越大。

这种商业模式往往来自于垄断,项目在垄断后能够达到垄断溢价,垄断溢价就能享受边际收入比边际成本涨得快,利润就会提升。

互联网经济告诉我们,每个细分领域中只有一家能成功,当市场一旦回归成稳态情况下的时候就会形成垄断,无论这个垄断是市场竞争、行政亦或是并购形成的。所以,做投资不是买便宜货,投资其实是一个马太效应。

3、投资失败怎么办?

即使对项目成功的把握再高,每个人也都有失误的时候,无法保证百分之百成功。所以,做投资一定会交一些学费,这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就好像大人经常跟小孩说,不要从床上摔下来,其实没用,他自己摔一次就知道疼了。做投资也一样,别人告诉你怎么做不太重要,你只有自己摔过,自己亏过钱,才知道如何做好。

所以,投资最重要的几点在于:

1.你是不是能够抓住头部公司;

2.你是不是能够对自己没有把握的事说“不”;

3.你能不能“粑粑”公司变成化肥卖掉。每个投资人手里都会有一堆“粑粑”,不过如果你能努力,就可能把这些“粑粑”变成化肥。

(编辑:莆田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