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你好,明星再见
最可怕的是,这样的作品还有大量剩余。“光是网剧、电视剧,已经开机或者已经杀青、在做后期、已经成片的,没有找到播出平台的加在一起大概超过百部,投资的金额在100亿以上,甚至可能更多。”龚宇告诉大众,这些仅是最近一两年新诞生的作品,还不算历史积压。 整个行业在过去欠下的债,成为当下的巨大挑战。 03 流量明星成为流沙 握有主要话语权的下游播出平台开始有意隔离“流量明星”。 早在8月,优酷、爱奇艺、腾讯视频三家视频网站联合正午阳光、华策影视、柠檬影业、慈文传媒、耀客传媒、新丽传媒六大制片公司发出声明,宣称共同抵制艺人“天价”片酬现象。作为这一届流量明星崛起的重要推手,在线视频平台的觉醒,意味影视圈正式对流量明星现象说再见。 态度很快反应在市场上。AI财经社获悉,当下一线艺人已经鲜有立项或开机的项目了。一位从事艺人经纪工作的知情人士透露,“很多明星工作室正处于税务盘算期,暂时不会签新的合同”,震动影视圈的税务补缴规定将在明年1月正式执行,在那之前,很多明星索性选择了结婚或休假,“大明星们也不差这个钱,但大项目确实少了很多,大家都先从中小型项目入手”。 浙江东阳的横店影视城又开始热闹起来,以一种新的姿态:10月以来,包括《盗墓笔记重启之极海听雷》《小夜曲》《民国八大奇案》在内的三十余部剧集作品陆续宣布开机,主演名单中已经没有“归国四子”、李易峰、杨洋、陈伟霆等一线流量明星,取而代之的是朱一龙、邓伦等新人。一位制片人告诉AI财经社,这两类人气明星的区别在于,后者演技过关,人气来自过往的优秀作品,水分很低。 电影《我不是药神》 电影圈也频频传来新人们的捷报。在《我不是药神》中饰演黄毛的章宇,凭借口碑新片《无名之辈》再度走入公众视野,在资深制片人、造梦机影视CEO刘军看来,“好作品需要好艺人,艺人也需要好作品的曝光,才能持续巩固地位”。 刘军分析道,按照目前的趋势长远发展下去,在未来,影视圈可能步入两极分化的局面:一种是继续沿用一线明星的大投入大制作,这意味着内容上需要普世价值观,同时,制片工业化水平高、制作成本高,只有一线明星匹配得起这些资源。 另一种是启用三线明星的小成本产品,这种产品看重的是内容本身,剧本会更加出彩,需要的也是更“适合”的演员,演技也必须契合内容,“其实好莱坞也是这个思路。”刘军说。 04 当数据脱水成为一门生意 曹永寿在这场大震荡中得到了意外收获。作为专注做娱乐大数据的公司高管,他发现行业越来越看重真实数据,在几年前,这是绝无可能的事情。曾经,娱乐行业的数据虚假到超乎想象。 当流量成为明星商业价值的重要考量指标,造假工程自然诞生。 2017年4月,《中国电影报道》播出了一期名为《记者调查:点击率大数据背后的“假娱乐圈”》的专题节目,曝光了影视行业播放数据造假的情况,并深度挖掘了背后的利益产业链。当时,优酷下台的前总裁杨伟东经手的剧集《三生三世十里桃花》正火爆,创下33天58集308亿的播放量。数据最夸张的时候,一天时间内,该剧播放量增加了14亿。要知道,当时全中国网民数量不过7.6亿。 虚高的播放数据,直接抬高了该剧集两位主演杨幂和赵又廷的身价,然后进入下一恶性循环。 正是这一年开始,艾漫数据公司决定开始做“脱水数据”,并首先从明星入手,在娱乐明星的页面上直接给出活跃粉丝数、水军粉丝占比、水军贡献声量等数据维度。曹永寿告诉AI财经社,假数据明星会挤压真正优秀艺人的生存空间,对行业造成恶劣的长期影响。 2017年,艾漫的脱水功能刚刚上线,“鹿姓小鲜肉”的社交平台显示粉丝数为3074万,月度脱水后,粉丝总量为123万。活跃粉丝数占比4%,这是流量明星的常态。真正让所有人意外的是,在水军贡献声量榜上,水军贡献的热度占比普遍达到了90%以上。该榜排名第一的另一位小鲜肉的水军贡献占比高达99.6%,这意味着,人们每天看到网络上有数百条内容在讨论他时,实际上只有1个真实粉丝在发声。“这样下去,专心做内容的人会越来越少,最终导致劣币驱逐良币。”曹永寿说。 有类似担忧的不止曹永寿一人,“像蔡徐坤和迪丽热巴这样的演员,我一辈子不会跟他们合作,倒不是我有多牛逼(其实也还好),主要是他们不需要剧本,或者只需要假剧本。”知名编剧汪海林在微博上分享了一篇吴亦凡刷榜造假的文章,并配文如上。 汪海林的另一句名言是“我很怀念煤老板做我们投资人的日子”,在他看来,煤老板做出资人不会干预、或很少干预创作,但互联网与其它资本介入后,制作团队被迫追逐流量明星与IP。 “去年到今年的上半年,这个行业的作假达到了非常严重的程度。”龚宇表示,今年9月,爱奇艺经过几个月的研究、思考和技术上的准备,“出于无奈,也是积极的应对和抵抗”,爱奇艺关掉了前台流量显示。 05 后流量时代 凛冬已至,资本热潮与后进的投机者双双褪去,传统意义上的影视从业者却无处可去。“我已经在这个行业干了二十几年了,现在让我转行我能干什么?”老制片人徐斌告诉AI财经社,当前的税务严查也给了他们压力,制作环节上会更加小心谨慎,不敢轻易打款。 有编剧透露,“寒冬”对于创作型公司的冲击不是最大的,“剧本研发能有多大成本?”。当前的整改主要针对制作环节,作为该环节的重头戏,明星自然首当其冲。“资本寒冬反倒是可以让做创作的人开始踏实专心做剧本。”前述人士说,一些不太专业的人会被过滤。 (编辑:莆田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